七台河:上半年经济亮眼 人人奉献唱大风
发布时间:2025-08-16 浏览次数:1 作者: 企业新闻
上半年,七台河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到底怎么样?一张成绩单,三个全省第一,即全市GDP、全市农林牧渔业和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均居全省第一。这一组组实实在在的数据背后,反映出全市上半年经济的活跃度,这不仅是全市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的证明,也为七台河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底气和信心。
市领导不当甩手掌柜的,率先垂范,既当“小诸葛”,又做“店小二”,带头加油干。
市政府主要领导为推动发展倾注全力,带头攻坚克难,坚决打赢经济稳步的增长“翻身仗”。工作中更是率先垂范、亲力亲为,谋在先、干在前。亲自制定全市经济发展首季“开门红”、上半年“双过半”实施方案,高点站位确立预期目标,聚焦10大行业,细化任务分解,实化具体措施,加密经济运行分析调度,对各项指标“打开式”研判、“穿透式”分析,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推进。开展暖企行动,帮企业纾难解困,组织制定煤焦企业纾难解困16条和快速推进煤矿复产复工17条措施,亲自包联重点企业解难题,帮助宝泰隆、旭丰等5户企业解决无本续贷和融资近30亿元,提振了发展信心,增强了生产热情,为经济稳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,赢得发展主动。
市人大和市政协也都围绕发展做文章。市级人大代表进站履职245人,接待选民521人次,开展调研活动69次,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93个,切实将“民声”转化为“民生”,赢得百姓“掌声”。
市政协深化委员工作站等履职平台作用发挥,组织委员为民服务41次,协商解决群众“急难愁盼”问题26件,化解群众矛盾8起,彰显了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初心。
面对产业体系单一和煤炭价格波动的双重影响,八大经济板块攻坚克难,八仙过海,各显神通,争做发展排头兵。
勃利县强力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突破年行动,GDP、规上工业、农业、利用内资4项指标高于全省中等水准,外资全市贡献率70%以上。
新兴区在煤焦价格持续低迷的不利局面下,他们绞尽了脑汁,踏破了企业门槛,算盘打的叭叭响,工业经济实现了25.7%的增长,社零额增速跃升至全市第2位。
桃山区去年社零额还不高,他们搭文体旅商融合大舞台唱响刺激消费经济大戏,上半年社零额位居全市第一,绝对量占比全市一半以上,成为全市社零额增速位居全省前列的“领头羊”。
茄子河区厚积薄发,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.5%,创历史上最新的记录,拉高了全市规上工业增速19.1个百分点,成为全市经济稳增长的“助推器”。
经济开发区别有洞天。深化包联服务,集中破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50个。帮助宏伟等地方煤矿升级改造融资2.5亿元。深化园区改革,上半年直属金河公司实现利润208万元。一些大项目即将入驻开发区,集聚效应渐显。
市农投集团,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撒希望收获金黄。成为除北大荒外最大的土地规模化经营主体。粮食仓储能力达到50万吨,食品公司冻干、真空生产线建成后冷冻冻干产能全省领先,机加领域发展迅速,生产的播种机远销俄罗斯,农林产业延伸增效,全省领先的自动化免取暖温室尝试成功,申请了“有机食品”验证,3个温室3个月实现草莓销售额45万元,文旅研学活动火热,上半年接待游客4万余人,实现收入近200万元。
市发改委发挥经济引擎“调速器”作用,确保经济平稳运行。《七台河市矿区总体设计(修编)》历时四年获国家发改委批复,规划产能增加每年1556万吨,对于新建和改扩建矿井建设,加速我市煤炭先进产能释放提供重要依据。落实《开发区审核公告目录》申报工作,在七台河经济开发区、勃利经济开发区和江河经济开发区纳入基础上,成功争取新兴煤化工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纳入目录。
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成为培育企业、升级技术、落实政策的“推手”。上半年为企业争取节能降碳绿色化改造、重点新产品奖励资金、设备更新超长期国债等方面政策奖励到位资金3743.7万元。联顺生物制药、宝泰隆甲醇、康草堂制药等3户企业被评为省级绿色工厂,实现我市省级绿色工厂评定“零”的突破。组织并且开展“暖企”行动制定焦化企业纾难解困16条措施,使得全市规上工业连续两个季度增速排名全省第一。
市煤管局制定快速推进煤矿复产复工17条措施,推动改造矿井加快建设、生产矿井增产上量,有力支撑了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。
市农业农村局科学指导春耕生产,紧紧抓住畜牧业这个关键增量,积极挖潜增效,促进农业增速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省第一。
市商务局精心组织营销活动,持续推动外贸公司制作经营,社零额、外贸两项指标增速位列全省前列。
市科技局对于促进经济发展来说,就是“引擎”。上半年,科技局转化科技成果360项,3个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落地,任务完成率全省排名第二,科技成果产业化突破年完成率位于全省前列。
宝泰隆、亿达信、隆鹏、鹿山等一大批企业,有的宁可亏损,也不停产,为的就是担起该有的社会责任,亏的是钱,担起的是责任,长远带来的一定是发展。
发展没有旁观者,负责任、敢担当、善作为,人人都为七台河发展做贡献,这慢慢的变成了全市人民的共识和努力方向。把压力变成动力,把困难当成试金石,挑战不可能,使一切变得皆有可能,上半年的成绩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,全市继续弘扬“敢为人先,勇争第一”的冠军精神,那么,我们有理由相信,金牌照耀下的奥运冠军之城七台河,一定会一年更比一年好!